印度总理莫迪飞抵巴西,带着推销国产“阿卡什”防空导弹的雄心,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冷水。 巴西总统卢拉当面拒绝采购,哪怕印度给出“跳楼价”优惠,这笔交易也彻底告吹。
令人意外的是,同样参与竞标的中国“天龙-50”防空系统也黯然出局,巴西最终选择了意大利的EMADS导弹。
一场让印度破防的军购谈判
莫迪此行的核心目标之一,就是推动巴西成为“阿卡什”导弹的首个海外用户。 印度媒体曾高调宣传:若巴西这个发展中大国选用印度武器,将打开全球军售市场的“示范效应”。
为此,印方主动降价,甚至将竞标渲染为“中印武器对决”,毕竟中国“天龙-50”已出口摩洛哥、卢旺达等国,技术实力有实战验证。
巴西军方中断谈判,宣布转向意大利EMADS系统。 这套欧洲防空装备射程覆盖1-45公里,采用模块化设计,可灵活适配多种雷达和发射平台,性能远超印度仿制苏联萨姆-6技术的“阿卡什”(射程仅30公里)。
尴尬的是,巴西为安抚印度,表示“未来可能采购榴弹炮或雷达”,被印媒嘲讽为“打发叫花子”。
技术对比:为什么中印都输了?
巴西的9亿美元防空招标引发三国角逐,但三款产品性能天差地别:
印度“阿卡什”:核心缺陷是技术落后。 其半主动雷达制导抗干扰能力弱,无法应对现代空袭,且系统兼容性差。 巴西曾要求换装本土M200雷达,遭印方拒绝,谈判彻底破裂。
中国“天龙-50”:射程3-50公里,配备主动雷达导引头,可同时追踪144个目标。 虽技术先进,但巴西担忧其与西方体系兼容性。 例如巴西空军已装备瑞典“鹰狮”战机,更倾向北约标准装备。
意大利EMADS:模块化设计适配巴西现有雷达网,软启动技术减少雷达特征,适合丛林和城市隐蔽部署。 这正是巴西地理环境的刚需。
巴西的“西方情结”早有伏笔
尽管巴西与中国、印度同属金砖国家,但军购始终向欧美倾斜。 近十年,巴西采购瑞典“鹰狮”战斗机、以色列无人机、美制导航系统,形成深度绑定的西方装备链。
2024年,巴西还与瑞典签署增购9架“鹰狮”的协议,并计划为海军引进“海鹰狮”舰载机。
巴西军方匿名人士透露:采购意大利导弹是因北约体系售后更成熟,且能规避“技术断供风险”。
例如2025年巴西启动1129亿雷亚尔国防投资计划,70%资金来自国有银行,重点合作对象仍是瑞典萨博集团(联合生产战斗机)和欧洲军工企业。
印度为何最受伤?
印度媒体将失败归咎于“巴西背叛金砖团结”。 《印度防务研究》痛斥:“巴西宁可牺牲发展中国家合作,也要跪舔西方!”这种情绪源于印度对“金砖伙伴”的误判,他们以为政治盟友关系能凌驾于装备性能差距。
深层矛盾在于印度军工的短板。 “阿卡什”研发耗时32年,2009年服役时已落后于时代,唯一海外用户是亚美尼亚。 而巴西专家评估后直言:“阿卡什的过时资料白送都不要”。
中方的冷静与印度的落差
相比印度激烈反应,中国对竞标落选显得低调。 这或许源于“天龙-50”已有稳定的非洲市场,且中国军工出口不依赖“政治捆绑”。
例如2024年巴西陆军司令托马斯访华时,中方仅强调“合作潜力”,未就防空订单施压。
印度将此次竞标视为“国家颜面之战”。 莫迪政府近年力推“军工出口大国”战略,在非洲、东南亚频频与中国产品撞车。从轻型战机到反舰导弹,两国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竞争已成常态。
金砖国家的“塑料兄弟情”?
此次军购撕开了金砖国家合作的裂隙。 2025年7月的金砖峰会前夕,普京因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缺席,仅派外长拉夫罗夫参会;印度则因与美国深化防务合作被批“背离金砖初心”。
巴西用9亿美元订单证明:在核心国防利益面前,“伙伴关系”不堪一击。
巴西前外长塞尔索·阿莫林曾强调“巴中友谊”,但现实是巴西在数字货币、疫苗合作上拥抱中国,在军购领域却只信欧美。 这种“经济靠东方,安全靠西方”的分裂,正是金砖机制难以跨越的信任鸿沟。
军火市场的残酷法则
印度试图用“金砖感情牌”和低价策略破局,但巴西的选择揭示了军购的本质:性能参数>政治立场,体系兼容>单件优势,供应链安全>短期优惠。
当巴西雷达锁定天空时,屏幕里没有“全球南方兄弟”,只有生存倒计时。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卓信宝配资-股票正规配资-全国炒股配资门户-证券配资官网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